365bet比分网-365bet888-beat365官方网站登录

【摄影讲评】昆虫怎么拍?你需要这 6 个技巧 第七百三十五讲?

【摄影讲评】昆虫怎么拍?你需要这 6 个技巧 第七百三十五讲?

当然,如果有微距镜头还是带上的好,可以扩展你的拍摄题材,给一些静态的蜻蜓来张“大特写”。

2. 早起

蜻蜓在一天中最热的中午最为活跃,它们的数量会变得更多。这或许是抓蜻蜓的最佳时间段,却并不适合拍蜻蜓——你只需要拍一只,数量没意义;它们的动作大,不好抓拍。

早点起床,在清晨中寻找蜻蜓吧。它们的数量或许并不多,但更“静态”一些,更喜欢在一个地方呆着不动,便于你拍摄。

你可以在有水的地方(如池塘、湖、河流和溪流等)找到蜻蜓。你可能需要在靠近水边的地方蹲在乃至趴下进行拍摄,所以做好“被弄脏”的准备吧,穿旧些的衣服比较好。

3. 研究它们的行为

花点时间来观察蜻蜓的行为,更有利于你的拍摄。

对初学者来说,拍摄飞行中的蜻蜓是很困难的事情。最好留意一下它们落地的位置,总结一下规律——它们喜欢停在什么地方,地面上还是花草、石头上?

你可以悄悄靠近,拍摄一只停住的蜻蜓;也可以用“陷阱法”,比如说,把一根细棍子或者芦苇放在水边,等着蜻蜓网上落。在棍子上滴些水滴能增强对蜻蜓的“吸引力”。

如果你能看见一只正在进食的蜻蜓,可以尝试走得更近些拍摄——它们会更专注于食物,没那么容易被吓跑。

拍摄一些蜻蜓的特殊行为也是不错的选择。最值得一提的是,蜻蜓在交尾时会组成一个近似“爱心”的形状,很有意思:

4. 控制景深,注意对焦

拍摄蜻蜓时,你往往需要用大光圈虚化背景,以排除背景元素的干扰或制造唯美的散景效果,不过这会带来另一个问题:景深过浅,导致蜻蜓局部出现模糊。

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拍摄蜻蜓的“侧身照”,让相机与蜻蜓的身体保持平行,使蜻蜓的整个身体都处于焦平面内。这样,就可以用大光圈虚化背景,同时保持蜻蜓整体清晰了。

在控制焦平面时,你可以进行手动对焦,并利用 LCD 屏实时取景放大功能进行辅助,提高对焦精度。

5. 正确曝光

在明亮的阳光下拍摄时,控制曝光的难度会比较高。你可以选择避开中午、等候阴天或在树荫、建筑阴影中拍摄来解决这一问题。

快门速度也是个问题。即使在停着休息的时候,蜻蜓也会有许多快速的小动作,如轻弹翅膀或抽动头部,所以快门速度不能过低。最好用连拍功能拍摄,通过回放挑出最清晰的一张。

你可能需要稍微提高感光度,来使用小光圈和高速快门。最好先进行测试,得到你机子“不明显影响画质的感光度数值”(一般机子是 ISO 400),不要超过这个数值就行。

6. 尝试多种构图

除了最标准的“侧身照”,你还可以尝试其它的拍摄形式,更全面地记录下蜻蜓的姿态。

比如说,你可以在逆光下拍摄“背视图”或“腹视图”,利用透射光展现出薄翅的纹路与质感:

可以拍摄“正脸照”、“大头照”或身体某个部分的局部大特写:

当周边环境较美时,你还可以拍摄“带蜓入景”的“环境蜓像”,不以蜻蜓为主体,把它代入到周边的风光中,效果同样不错:

第一次上传作品,也是我的星空处女作,希望能被校长点名

点评:星空和云层拍摄都不错。这个银河很漂亮。我觉得天空没什么大问题,至少前期拍摄没啥大问题。

问题是,天空好看看地面。这是一句摄影笔记的老生常谈。

地面景物好看吗?

星空摄影师往往要去踩点。前天我给冰河老师打电话,他就在内蒙踩点。为什么踩点呢?3月4月,银河季来了。踩点可以找到好的拍摄机位。

内蒙的天空甚少污染,星空灿烂。随便找个地方星空就好看。踩点就是为了地面好景色相衬。

这就是你的照片的问题,没有好好找地景,

2分。

关注摄影笔记有段时间了,今天来领熊猫了。

拍摄思路:其实没啥思路,就是早上去买早餐,经过交通闸口的时候看到这个阳光不错,南方人这两天迎来了一个多月以来的大洗之日!恩,阳光不错,就在买完早餐回到这里守了一个大叔(本来想守一个奶奶推着宝宝的,但是闸口狭小,交通繁忙,不敢多留)连拍了几张,觉着还行,就来试试领熊猫了……

构图:这算是三分法吧?

关于后期:没吃过猪肉 也见过猪跑,但几乎就是看到了猪跑,不知道猪跑什么,或者为啥跑…所以后期全靠感觉。。。这两张有这么一个想法:xx10号人物状态比较丧,没转黑白想形成一种在顺境中遭挫的感觉,xx11号人物状态看起来比较坚毅,转成黑白想形成一种在逆境中仍坚韧向前的感觉……但是不知道做到了没有…还得请出校长的熊猫来才懂呀

哎哟,没有体力,等凌晨再发了

点评:看到这里的光影,等人。这本身就是我讲过多次的拍摄思路。挺好。不好的就是人物的姿态一般般,同时取景范围小了点。

曝光方面,减点曝光比较好。因为阴影是黑的,白加黑减。

不至于送熊猫,看你的描述你等待了一段时间了。取景范围大一点是你没注意到的。然后多等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4分。

P.S.没有体力了,多评论别人的,体力就多了。

取景:蟳埔女

泉州蟳埔,自明朝以来就有阿拉伯人在此聚居。这里的阿拉伯后裔以扑鱼为生,至今仍保留独特的建筑,服饰和生活习俗。

一个浔埔阿妈正在给朋友做当地传统的头饰。

点评:我觉得题材很好,但是拍摄的很没有……所谓观感吧。太平铺直叙了。

先说取景,我觉得你是否考虑过特写,不同的角度,更近可以虚实结合,等等。总比这么直面的拍摄我觉得要好一些。

曝光方面,我觉得作者前期或者后期还是减曝光了,不过不够。

背景很黑,所以虚实无所谓。

构图来说,如果改变拍摄角度再考虑重新构图。

我其实蛮喜欢这张照片,因为摄影就该有记录下这些的责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作者如果有机会在这边,可以多拍,多思考。

6分。

拍摄当时发现下沉广场人很少,于是计划大场景+小人物的想法。要表现地面曲线,以及建筑的曲线,上下呼应。路过红衣小姐姐,等她抵达曲线交汇处抓拍。

小光圈全实。

对广场曝光。为了保证建筑曝光,天空部分过曝。

后期对建筑颜色光感进行了统一。

点评:大场景+小人物。嗯,你果然是摄影笔记磨练出来的。拍摄的套路很好。所以这张一上来就是很好的观感。

红衣显眼,作者用了局部色彩。还是那句话,我不太喜欢这个后期方法了,因为太老了。流行一段就该过去了。但是这张倒是也还行,主要是取景确实比较干净。

虚实方面全实。

构图来说,等待他走到曲线交汇处。我没感觉是什么曲线的交汇处。所以人物的位置我一直觉得挺别扭。到地方在哪好,我现在也说不清。如果当时是我在拍摄,我会连续拍摄一组,随后再挑选。

6分还是可以的。虽然7分也不是不行。但是我还是想再想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