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没有清浊塞音对立语言的母语者来说,分辨清浊塞音是最困难的。与塞擦音类似的,汉语母语者往往能轻易分辨汉语拼音b([p])和p([pʰ])、d([t])和t([tʰ])、g([k])和k([kʰ]),然而这些音往往都是清声。
VOT
编辑
对于塞音和塞擦音等有爆破的辅音,有一个量度在区分,它就是VOT(Voice Onset Time,带声起始时间)。VOT简单来说,就是爆破时间和振动开始时间的差值,VOT大于0时,为送气清音,等于0时,为严格不送气清音,小于0时,为不送气浊音。日语的ば、だ、が行辅音的VOT一般在-20至-120之间不等,ぱ、た、か行辅音则在0至80之间不等。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自己说话的VOT来判断自己所发的音是否“够浊”。
浊声持阻
编辑
浊塞音有一个特点,即在爆破之前就已经声带振动了,也就是说持阻的时候声带已经在振动了,这个时候如果不爆破出来,就会形成一个很沉闷的声音,这个声音不能持续太久,因为此时鼻腔(被软腭)、口腔(被持阻部位)都是堵住的,然而声带振动需要气流带动,所以导致口腔气压变大。这个声音很沉闷,有点像腹部被打了一拳后的声音,或者闭嘴闭鼻子憋气的时候使劲从肺部放气的感觉,听起来有点像鼻音,但是没有鼻腔共鸣的成分而且响度很小(因为口腔是闭合的)。
方法
编辑
主要的方法是在一定程度能有意识地自由控制声带的基础上,了解浊塞音的发音过程,并尝试发音。有时可以使用其他的音来辅助,例如在软腭封闭鼻腔的基础上,尝试发鼻音,以及在浊塞擦音的基础上,尝试去掉塞音部分等来接近。
维基百科中的相关条目:
清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