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比分网-365bet888-beat365官方网站登录

全球只有10个国家掌握的军事技术!真有那么难吗

全球只有10个国家掌握的军事技术!真有那么难吗

大家好,今天来聊聊野战条件下步坦协同怎么打进攻,也是一个积压已久的问题。在遥远的非洲大地上,有个叫坦桑尼亚的国家。因为拜解放军为师学了一手步坦协同就打遍邻居无敌手了。这个事儿肯定是真的,只是网文都有夸大且语言不详。因为写网文的人大概也就知道有这么个名词,撑死了加上一句坦克不会压死步兵,搞得很多人会觉得原来步坦协同等于步兵不被坦克压死,那这门槛也不算高啊!要说就这么个事,全世界都只有十个国家能做好的话,那人类的智商还有希望吗?那些做不好的国家以后就基本告别汽车上路了吧。

其实步坦协同在陆军战术里真不是什么高端存在。那就是个基本功,地位等同于乘法口诀之于数学。但为什么就这么一项基本技能在网文里却给人一种绝世绝招。非天下十大高手不能练就的感觉呢?因为网文们忽略了两个对于一支军队战斗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及军备的基础建设和军队的软实力程度。而所谓军备的基础建设,除了坦克和步兵手里的武器外,还有一项就是通信设备。在一支协同进攻队伍里,坦克与坦克之间,坦克与步兵之间如果没有数量足够的通信工具,那么当这支队伍的规模越大,其组织难度也将呈指数级上升。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在进行步坦协同作战时,步兵与装甲单位之间需要随时沟通明确的两大事项。第一,坦克分队的展开时间及展开方法。在军事科学院出版的《合同进攻战术教程》一书中,把部队进攻的过程按照地域划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即进攻出发地区、冲击出发地区、队形展开地区、交火地区。所谓进攻出发地区,其实指的就是己方纵深阵地。这个阵地的选择一般要在敌人直秒火力打击范围之外。也就是说距离敌方一线阵地较远,并不适合让步兵从这里就开始发起冲锋。又不是开运动会,让谁在打冲锋之前先跑个两公里。所以在进攻出发阵地和敌方阵地之间,还需要一个专门给冲击部队完成冲锋前做准备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叫做冲击出发阵地,通常距离敌方阵地也就三四百米。影视作品里那些连长、营长把帽子往地上一扔,大喊一声冲了应该就是在这里喊的,再远了就冲不动了,至于队形展开地区说的是打冲锋的部队,不是从跃出战壕那一刻就是摆好战斗队形的,而是一边往前摸,一边调整队形。在到达展开地区之前还是要稍微贴近一些,以便保持联络和救援。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一些抗美援朝的老照片,也会发现怎么队形这么密集啊,说好的三三制呢,别急!那是因为这支部队还没跑到队形展开地区。真要展开队形了,兵与兵之间相隔隔几米,基本也就接近了;临敌交火区域。但这样的照片保留下来是很少的。因为战地摄影师跟不上去,而把这些阶段具体的步坦协同作战上。步兵与坦克之间则需要就坦克开到哪儿进行展开和展开后使用哪种队形进攻,保持通讯,不然坦克开过头了,直接开到近敌交火区,步兵来不及展开,那麻烦可就大了。

第二,坦克的火力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需要和步兵打招呼。一般来说,坦克与步兵协同进攻所使用的队形无非三种,搭配模式也无非三种。先说说队形,因为前后三角队形,一个坦克在前两个坦克在后或两个坦克在前一个坦克在后,每三辆坦克构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之中的每两辆坦克之间距离没有明确要求,但要保证每辆坦克具有一定的方位观察界。能够让坦克在这个观察界内很好的发现目标。二为纵队队形,三辆坦克排成一列往前冲。这种队形通常在进攻通道极为狭窄时使用。而且一旦偷塔不成,自己会陷入很尴尬的处境。因为后方坦克的视线基本被排头坦克遮挡,一旦排头坦克趴窝,对后方坦克机动性影响极大,所以这几乎就是一种舍弃了防守的队形。只求以最快速度通过通道夺下对方水晶。

展开全文

三为横队队形,也就是电影狂怒里美军所使用的战斗队形,三辆坦克排成一排平a 过去。很明显横队适用于视野及进攻通道都很开阔的情况。而且横队队形又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只通过坦克的加减速,就变换为左右梯次队形,在最大限度发挥正面火力的同时。减少被敌方反坦克火力,一次性骑射全部报销的几率。

再说坦克与步兵之间的三种搭配模式。因为坦克引导步兵冲击,俗称扛线,也就是电影里常见的一堆小兵跟在坦克后面那种模式。步兵跟随坦克的距离下线可以很近。当敌方没有有效反坦克武器时,这种方式是很肉的。坦克会先拔掉敌方的机枪点,减少己方步兵上网,再到接近敌方阵地,步兵在迅速前出。这个时候敌人基本已被坦克炸得七荤八素,步兵需要做的就是抢人头。

二为坦克支援步兵冲击这种模式难度就比较高了。因为是步兵在前,坦克在后,所以不仅要防着点坦克压死步兵。还得防着坦克一不小心伤及步兵。因为坦克在开火时会形成一个对伴随步兵也有一定杀伤的范围,这个范围学名叫做安全界,不同型号坦克的安全界大小不一。但总的原则是步兵一定要配置在安全界以外且步兵的推进速度当与坦克的推进速度保持一致。一般来说坦克之间的距离会根据战场具体情况在不小于二十米,不大于二百米之间浮动。小于二十米,司机不管是开一炮还是踩一脚油门都有可能会伤及前方步兵,而大于二百米后,步兵就无法有效掩护坦克,弥补其世界狭窄的弱点,容易被人分割,解决尺寸还是很难拿捏的。这种模式什么时候用呢?是当地形不便于坦克机动,需要步兵提前开路或者敌方反坦克火力较多时,还是拿狂怒举例,电影里当美军坦克接近德军藏身的树林时,为防林中还藏有德军反坦克火力,就有一个步兵前出的指令。当然了,几乎所有电影里都不会把步兵和坦克之间的距离拉开的像真实战场上那么大。电影毕竟是电影有那么个意思,看个样子就行了。所以狂怒里的步兵不说是摸鱼,反正多少有点打酱油的意思。

最后一种模式叫做步坦混合冲击,能用上这种模式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打的急头白脸了,准备梭哈。先是坦克以最稳固的前后三角队形控住敌方机枪点坦克后面跟步兵,步兵后面再跟坦克循环往复,让己方的冲击部队做到无缝衔接前赴后继,一般来说就是头牌坦克负责航线,头牌步兵打辅助他们的任务是为二排三排坦克争取更多的输出时间。而为了达到火力最大化二三排坦克通常会采用横队队形,跟随二三排坦克的步兵只需要猥琐发育,最后a 到敌方老家收人头。

经过以上介绍,在了解了坦克的队形和坦克与步兵搭配模式之后,我们会发现。坦克与坦克之间,坦克与步兵之间需要沟通的环节太多了,坦克要实时通知步兵,说我什么时候开炮,开炮持续几分钟,这几分钟之内你们与我保持多远的距离。步兵也需要实时通知坦克说我现在队形已经从纵队跟进队形展开为左梯次战斗队形。你别压到我或者说是几分钟之后,我会让开通道,你可以超越我进行快速突击等等。总之,协同进攻部队的规模越大,需要沟通的细节就越多。如果不能时刻保持通讯,那这冲锋就会打得磕磕绊绊,上分极难。我们现在看一些影视剧里演的日本兵在坦克支援下进攻,步兵离坦克还那么近,你怎么不坐炮管上啊,这个肯定是不符合步坦协同标准距离的。因为把步兵放在坦克前面,就是要提前一段距离去发现那些反坦克手,这也是反坦克手们牺牲率高的主要原因。不是说他被坦克打死了,而是想要成功接近坦克,必须先突破其前方的步兵屏障,操作难度极高,还是从侧翼偷袭相对稳妥点。说了这么多,我们基本也把布坦协同的几种原始阵型介绍完了。其实想强调的就是步坦协同的规模越大,对通讯水平的要求就越高。

很多国家就是限于虽然有坦克,但通讯设备的装备率却不高。这不是说他们做不到步坦协同,而是做不到大规模步坦协同。所谓钢铁洪流,真不是随便就能实现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